首页

国产免费踩踏调教

时间:2025-05-28 22:21:33 作者:(乡村行·看振兴)千年古县赞皇“小众游”:沉睡亿万年,想见你一面 浏览量:50073

  中新网石家庄5月28日电 题:千年古县赞皇“小众游”:沉睡亿万年,想见你一面

  作者 裴国荣 俱凝搏 安献锋

  中国人理想的家,大抵背后都有一座“山”,枕水而居,与山对望,日子便有了诗意。山,同样是河北千年古县赞皇的“底色”。

  远赴人间惊鸿宴,一睹难忘嶂石岩

  走进与丹霞地貌、张家界地貌并称中国三大砂岩地貌奇观的“嶂石岩地貌命名地”——河北石家庄赞皇嶂石岩景区,伸手能“触碰”天际的地方,不在此间奇峰、幽谷、丹霞、云海,而是坐上直通九女峰的“魔毯”。

  作为一种新型的景区登山设施,此间“魔毯”颇受游客青睐。随着“魔毯”缓缓向上,乘坐者视野由树干逐渐攀升至树梢。远眺,群山起伏。长达20分钟的传送中,耳畔不时响起“远赴人间惊鸿宴,一睹难忘嶂石岩”的介绍词。

  如何惊鸿?瞧,登临高峰,南北绵延数十里,由三层叠起的赤壁红崖,每层高100米至150米,仿若天地初开,雄浑壮观到令人震撼。这就是素有“百里赤壁,万丈红崚”之美誉的嶂石岩地貌。目之所及,25亿年的沧海桑田,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化石——三叶虫化石,星光斗转间,一眼“亿年”。

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的嶂石岩地貌。(资料图) 赞皇官方供图

  “沉睡亿万年,欢迎来参观”的还有此间“天地造化之伟力”——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世界最大天然回音壁。从崖顶俯瞰,弧形的崖体仿若将苍穹包围,以半圆桶形重现。身处山谷,游客兴之所至的呐喊声,回荡不绝。

  “周末到河北,赞皇好山水。”每年盛夏喜欢来嶂石岩小住的53岁游客张素棉说,山里的日子就像“慢火炖出来的”,可以不紧不慢,不慌不忙。

  太行深处的岩美术馆:与谁同坐?

  北宋文学家苏轼与山对望,发出感慨:“闲倚胡床,庾公楼外峰千朵。与谁同坐。明月清风我。”而今,千年古县赞皇巧用“山”资源,在此间落成中国单梁单跨最长的木结构建筑——岩美术馆。

  从空中俯瞰,美术馆和山景融为一体。巨型落地窗外,太行山的层峦叠嶂与展厅内的当代艺术品形成鲜明视觉对比。其中,一座名为《视界》的雕塑,频引游客深思。

  “雕塑的人物名字叫‘角儿’,角色的‘角’。”岩美术馆名誉馆长、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侯鑫解释道,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“角”的意识,但往往容易动摇,作者希望把自己心中“角”的形象提炼出来,让更多人发现本我,并且坚持本我。

位于河北石家庄赞皇县嶂石岩景区的岩美术馆。赞皇县官方供图

  侯鑫的话,也印证在他自己的作品《环亦非圆》里。这是一幅由金木水火土五种颜色的圆点层叠堆砌的画作,周边色彩趋暗,中间渐渐明亮。他说,如果一直画下去,可以变成黑色,但这个过程能让人感受到“黑”的极致可能就是“光明”。

  一个高规格的美术馆,为何会选择建在大山里?侯鑫说,山是开放包容的,而艺术本身也不应该局限在一个框架里。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,交通越来越便利,建在大山里的美术馆,可以让人感受精神的自由、生命的多彩。

  当日,美术馆一楼古筝与二胡正在合奏。二楼咖啡厅,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,有的捧书细读,有的则点上一杯咖啡静享独处。眺望更远处,“向云端”等露营地为古老太行平添几分热闹。

  靠山吃“山”:且以“蓬勃”敬群山

  “赞皇有山、有水、有传承。”赞皇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负责人侯坤称,据《赞皇县志》记载,周朝时,赞皇境内有山名“赞”,相传周穆王讨逆战胜于此,封为赞皇山。隋置县时,以山谓县称,故称赞皇县。

  拥有1400多年置县史的赞皇,西踞“天下之脊”巍巍太行,靠山吃“山”,构建起以嶂石岩景区为龙头、辐射逾百个特色区域的全域旅游新格局,涵盖生态观光、文化体验、康养度假、森林运动、乡村游憩等多元旅游业态。2024年,全县接待游客562万人次,同比增长102.1%。

赞皇县孤山村农民正在进行酸枣晾晒翻面作业。(资料图)韩晓亮 摄

  端午节临近,嶂石岩景区观太行民宿老板娘马聪慧正忙着准备包粽子用的食材。该客栈从她母亲做起到她接手,已经营20多年,回头客达八成。“今年‘五一’期间,基本每天忙到深夜,现在端午假期的客房订出去了一大半。”除了准备粽子,马聪慧家的菜单上最出名的是山葱包子,“大山里的山葱,味道很地道”。

  同样“地道”的还有赞皇立足“山”资源形成的特色支柱产业。作为“中国大枣之乡”,赞皇深挖野生酸枣资源,实现大枣产业到酸枣产业的再蝶变,成为全国最大的酸枣仁加工产业集群和购销加工集散地。如今,借酸枣仁安神助眠之功效,此间正在谋划建设产旅融合的“东方睡果特色小镇”。

  地处太行山东麓,拥有酸枣花、荆花等多种蜜源植物的赞皇,蜂产业也“蜂”生水起。“中国四大蜜源中,有三大蜜源在太行山。”侯坤说,赞皇有11个乡镇150个村从事蜜蜂养殖,已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蜜蜂养殖产业基地。“以山为‘底色’,我们正在探索一条乡村振兴的多元新路径。”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湖南绥宁:金秋染侗寨 梯田绘“丰”景

“苏翊鸣的引进起到了示范效应。”黄海宏对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表示,为了备战“十四冬”甚至长远地为山西积累冰雪运动人才,2020年8月开展了一次广泛选材,最终,有针对性地遴选了50多个孩子练习单板滑雪,“大部分来自山西,很多孩子是没见过雪的‘原始材料’”。2021年1月,孩子们正式上雪训练。

中国国产客机C919和ARJ21首次亮相新加坡航展 新签56架订单

中央气象台预计,今明两天,新疆的强降雪还将持续,并伴有剧烈降温,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20℃以上。其中,阿勒泰、塔城、伊犁河谷、南疆西部山区等地有大到暴雪,局地大暴雪或特大暴雪,主要强降雪时段为16日;受寒潮影响,北疆大部地区气温下降8~12℃,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20℃以上。

财政部:加强基层“三保”和重点领域保障

近年来,重庆市把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纳入全市“33618”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,奋力打造5000亿级支柱产业集群,取得了系列标志性成果。

江苏一批农村电商模式叫响全国 “互联网+”农产品出村进城火

中斐菌草合作生动诠释了中国“授人以渔”的宽广胸怀。截至目前,示范中心已在斐济成功举办了50多期培训班,培养了2700多名本土菌草技术人才。项目组的中国专家还经常深入偏远地区进行示范种植和技术指导。一大批学员通过实践,掌握了菌草拌料、覆土栽培平菇、菌草菇烹饪等一系列技能。“我们还为斐济当地1000多名中小学生开设了生动的‘菌草课堂’,激发他们对菌草创新成果的兴趣。同时,我们选派了77名斐济人员赴华进一步学习深造。我们还举办了首期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培训班,为11个太平洋岛国培养了34名技术骨干人才。”林兴生说。

国家队奥运健儿访港公开活动门票发售不足40分钟即告售罄

2017年至2019年,倪世雄在苏世民书院任教。王义桅说,那是他非常看重的一段经历。苏世民书院的食堂里,经常能看到他与学生们在聊天。他总说,来这里不只是学生有所得,他也从同学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